8.5分超燃神剧,兽性热血男人的浪漫《相扑避难所》
我们每天都会做运动,在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规则的演变,总会催生出不同类型的运动员。
然而,在所有运动中,存在一项传承近一千五百多年的项目。
它的规则不仅鲜有变化,更是成为国粹代表。
该运动便是相扑。

当欧美的流媒体市场被瓜分殆尽,网飞与迪士尼同时盯上了亚洲地区,近年来他们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本土影剧。
或许是传统运动已然产生审美疲劳,亦或是本着探索新IP的使命,流媒体巨头们盯上了日本相扑。
迪士尼先于2022年将经典电影《五个相扑的青年》以日剧形式推出,其后便是网飞于近期(5.4)上线的《相扑避难所》。
二者的画风截然相反,下图即可说明一切。


作为一个从未参与过相扑的人,在观看完上述剧集后,俨然对相扑产生了浓厚兴趣。
而《相扑避难所》传神的中文译名,比起《相扑圣域》更能传递出本剧想要表达的内核。
神圣的相扑台,亦为完美的庇护所。
无数“低气压”的青年,果断选择钻进那遥不可及的神话之中。

01
在介绍《相扑避难所》前,有必要科普下相扑的历史渊源及基础规则。
“相扑”是一项带有浓烈的日本文化特色的传统运动项目,被日本民众尊为“国技”。
长久以来,日本人对相扑一直是钟爱的,甚至是相当痴迷的。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日本人对相扑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巴西人对足球的偏爱、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热衷、美国人对拳击的情有独钟。”
每当逢年过节以及重要的喜庆场合,各地往往都要举行盛大的相扑比赛,借以助兴。

相扑源于中国春秋时期,春秋到秦汉时期时名为“角抵”,带有武术性质。
《汉书·刑法志》记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中矣。”
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
相扑一开始跟武术并未严格区分,但到了宋代,相扑从武术中分化出来,只扑不打,更不许踢脚,以将对方扳倒为胜。

大约在唐朝时期,相扑传入日本。
圣武天皇曾于762年聚全国力士,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相扑大会——相扑节会。
自此相扑逐渐由宗教仪式,转为观赏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相扑走向商业化,成为一种流行的摔跤运动。

相扑运动的专用比赛场地称为“土俵”,土俵曾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祭坛。
土俵的土基为正方形,中部呈圆形(外方内圆,寓意天方地圆),圆圈内会规整地铺上泥沙,有时还会加入盐。
相扑力士在这个圆内进行比赛,但凡一方通过推、撞、顶、摔将对手扳倒或推出这块“泥沙地”,那么他将获得胜利。
《相扑避难所》中,对这块场地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

在相扑场内,力士仅可穿一条能遮住私密部位的“兜裆布”,即一块系在下身的六七米长的棉布或锦缎。
日本人称它为“禈”。
在某些激烈的比赛中,力士们可能出现“下体一凉”的情形。
倘若如此会被直接判负,该行为属于对相扑文化的玷污。

在相扑界内,以力士在“相扑部屋”效力的年头和比赛成绩来确定等级。
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横纲”、“大关”、“关胁”、“小结”、“前头”。
以上五个等级统称为“幕内”,限定42人。
想要维持住自己的等级,需不停参加比赛,获胜保持段位。

往后的“十两”限定人数为28人,“幕下”为120人,“三段目”为200人,“序二段”并无限定人数。
其中“横纲”的年收入超过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2万元),但在升级到“十两”之前,相扑力士一般都过着非常贫困的日子。
人们常说“土俵下埋着金子”,不过在相扑15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72位相扑手获得了横纲荣誉。


力士若想进入相扑界,首先要在“部屋”内接受培养。
在相扑界中,“部屋”是相扑身体训诫的第一空间。
“部屋”是类似于大家庭式的、与外界接触较少的一个生活与训练的空间。
《相扑避难所》中的“所”指的就是部屋。

在部屋内,等级最低的力士除了接受身体训练外,还要包揽“部屋”中所有的事项(打扫卫生、煮饭烧菜、浆洗衣服等等)。
当高级别力士来场进行练习时,低级别的力士要下场等候或充当高级别力士的“陪练”。
陪练过程中需毫无怨言的接受无数次摔打,直至结束。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02
想要将如此神圣的运动拍好并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绝非易事,好在网飞找对了人选。
《相扑避难所》的导演是江口幹。
他此前成功的将爆红漫画《杀手寓言》改编成真人电影,获得不俗的票房表现,并持续推出续作。


此番在网飞的高规格制作预算支持下,《相扑避难所》带来的观看体验十分愉悦。
看似套路的故事放进相扑题材并不违和,各大知名演员的演绎为其增色不少。

染谷将太饰演“清水”。
他是一个体格不佳、行动笨拙的力士,但他却有着成为关取(高级力士)的梦想。

曾饰演《死侍2》中雪绪的日本国民美少女忽那汐里此番以报社菜鸟国岛的视角向普通观众展示相扑的魅力及“困境”。


《相扑避难所》讲述不良少年小濑清(一之濑亘饰)在走投无路之下,为了金钱踏进相扑界,成了相扑力士。
初期的小濑消极怠惰,经常跷掉训练,又爱跟前辈作对,因此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废柴。
后来因父亲发生意外,使他下定决心苦练相扑的四股,而后被部屋所有者猿将赐予“猿樱”的名号。


当然主角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天赋的加持使他未尝败绩,却也将迎来更大的挫折。
该挫折便是另一位全胜的相扑手静内。
静内的体型堪比人形坦克,而其的面相则被小濑戏称为“弗兰肯斯坦”。


二者的第一次交手正值小濑士气高涨之时,然而结果却相当惨烈。
小濑不仅面临失败,还被静内扑掉了一只耳朵。
自此小濑每当看到力士袭来,脑海中便会浮现耳朵飞离的血腥场景。

他的天赋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显得一文不值,他的锐气骤减,只得钻进被窝的温柔乡中拒绝相扑。
一切都变得糟糕之时,编剧选择了经典的做法——机械降女。
此前剧中登场的女性角色,国岛为小濑在场外犯下的相扑禁忌(殴打对手)求情。
女友的出轨令小濑“色即是空”,而母亲一番物理层面的“羞辱”使小濑不得不担负起生活的重担。



他不仅需要重返相扑,还得战胜静内,成为横纲。
从低谷中崛起的小濑一改懒散作风,他开始对相扑产生敬畏,认可那些先辈们立下的传统。
小濑的热血影响了整所部屋,每位力士都跟随他的步伐变成了更好的选手。

最终,宿命的对决再度袭来——小濑vs静内。
当二人站在场上,小濑脑海中闪过对父亲的回忆。
家庭的变故使父亲日益辛劳,不幸遭遇车祸丧失行动能力。
年少时的寿司店,父亲为相扑手呐喊的情形成为他奋斗的动力。

而静内的内心远比他的面相纯净。
即使目睹母亲杀死弟弟后自杀的惨状,他依然谨记母亲对他相扑选择的美好期许。

双方的家人是他们心中的堡垒,大战一触即发,剧集也暂告一段落。
不出意外的话,《相扑避难所》将推出第二季。

03
在日本民众的心中,相扑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赛事,更像是生活中“调剂品”、“乌托邦”。
《相扑避难所》以几乎零门槛的方式呈现出极富仪式感的相扑运动之魅。
作为一部立足本土、发行全球的剧集能做到这点非常难得,也是它值得被推荐的缘由所在。

本剧的故事能在现实层面找到诸多对照。
国岛初入相扑时对“女人不能踏进相扑台”的质疑源自日本女性政治家太田房江对取消此戒律的呼吁。

很多人吐槽国岛对相扑态度的转变,或许是因为太田房江尚未成功。
日本相扑界认为即使男女平等,妇女得到解放,也得守住大相扑土俵这块“圣洁之地”。

小濑张扬跋扈、桀骜不驯,相扑台挑衅对手的行为,在相扑界属大不敬。

不过日本相扑史上的第68位横纲,被蒙古国视为民族英雄的朝青龙也是名“坏小子”,他会在战胜对手后做出夸张的庆祝动作。
(朝青龙还曾参与出演过马云拍摄的《功守道》)

相扑比赛让日本民族保持了一个战斗的传统,同时,比赛也给平民缔造了一个观赏制造“传奇”的平台。
人们可以看到比赛是真实的身体对抗,靠的是技艺而不是运气。
力士获胜是一个既真实又有着象征意义的传奇事迹,而创造这种传奇的恰恰是一个普通人。
他们的崛起取决于其功绩,他们的升华基于一个清晰的因素——力量,它没有血缘和继承的联系,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

相扑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果敢、忠诚、奋发、向上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向往。
这一品质和武士道精神十分相似,也是日本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的真实反映。
恰恰是这些精神不断鼓舞着日本人,强化折射出日本在继承文化方面不屈不挠的传承性。
相扑选手的胜利无形之中满足了日本民众一种自我向上的社会期许,这同样是相扑魅力最重要的核心所在。

在当今文化交流频繁的世界,相扑就像是一朵奇葩在日本这样一个神秘的国度中绽放,继续发扬着它的神秘魅力。
它不断的引导着日本的文化向前发展,并且发挥着引导其他民族文化重视传统,尊重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
《相扑避难所》与《五个相扑的少年》都是对相扑文化的良好输出,只不过考虑到西方此前对相扑运动带来的冲击,现在又由他们包装推广,不失为一个“诡异”的现象。


8.5分超燃神剧,兽性热血男人的浪漫《相扑避难所》: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