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出美国盛赞,国内影迷就不买账
几年前,章老师的“六学”火爆全网。
文章目录
至今我依然记得几个经典语录:
“零糖麦片”,“国际巨星”,“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
当时炒的沸沸扬扬,据说还有一些媒体平台被起诉,所以我们也不放照片了。
没想到时隔四五年,“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真的实现了。

《西游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上周上线了迪士尼+
不同于以往的作风,这次平台效仿Netflix,一口气放出了八集。
单集也不长,只有30分钟,一晚上就可以刷完了。
关于《西游记》的作品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也有将近上百部。
196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为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六小龄童之父)的代表作。
此后,内地的「西游IP」作品并没有持续走高。
但是在整个亚洲文化里,这个「世界级IP」一直在被疯狂“追逐”和改编。
1964年和1965年,中国香港玉联影业公司分别制作了《孙悟空七打九尾狐》和《孙悟空三戏百花仙》
1966年开始,何梦华导演制作了四部西游记系列作品:
分别是《西游记》、《铁扇公主》、《盘丝洞》、《女儿国》
由中国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制作,可以说是比较早的电影宇宙了。
1975年,中国香港长弓电影公司制作了电影《红孩儿》
鬼才倪匡编剧负责编剧,运用了很多戏曲元素。
1976年,中国台湾地区还制作了《新孙悟空七十二变》
看这个评分,感觉质量还是非常堪忧的。
1978年,日本国际放映制作了日版《西游记》电视剧。
据说在这个版本里,八戒是最帅的,唐憎是个女的。
1982年,台湾又魔改了一部《新西游记》和续集《孙悟空大战飞人国》。
电影浮夸又儿戏,台词和剧情都很雷,但是还挺佩服那时电影特技的。
1983年开始,内地开始发力。
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戏曲电影《火焰山》、《真假美猴王》
然后就迎来了最经典的86版《西游记》,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
随后来到90年代,日本又连续拍了两部《西游记》电视剧。
这两部中的唐僧都是美女,
而是真的很美。
此后的经典作品层出不穷,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张卫健版本的《西游记》;
林志颖版本的《天庭外传》;
陈浩民《天地争霸美猴王》;
曹荣、黄海冰的《西游记后传》;
以及《西游记86版续集》等等……
另外,西游IP也涉足游戏界《梦幻西游》;漫画界《龙珠》;网文界《大泼猴》等等等等。
值得一提的事,《大泼猴》改编的电视剧《凌云志》也刚刚被搬上了荧幕。
这部网络小说我还挺推荐的,作者的笔力强劲,写得非常吸引人。
当然了,《西游记》相关的作品远不止这些,近几年的就不再一一细数了。
但是看得出来,这个大IP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大香饽饽。
迪士尼「借壳改编」并不稀奇,除了借其热度之外,也让「西游IP」有了更多的可能。
或许这个“可能”不是非常讨喜,但其实西游相关的离谱作品,早就数不胜数了。
很多人喜欢说“毁经典”这个词,但我对于这个说法持有不同的意见。
经典是不会被毁的,否则这么多年这么多次“胡编”,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都有《西游记》原本的样子。
这部剧改编自Gene Luen Yang2006年的同名图画小说。
虽然披着“西游”的外壳,但这部剧的故事内核,还是在讲一个老生常谈的是故事——家庭关系和身份认同。
在当年,这本书就被评为《出版者周刊》的最佳漫画和《旧金山记事报》的年度最佳图书。
此后,作者Gene Luen Yang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获得美国普林兹文学奖等20个奖项。
漫画与电视剧也很不一样。
在这部漫画的第一个故事里,年轻的孙悟空参加蟠桃盛会。
因为没有鞋子而被拒之门外,所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神仙的差别。
回到花果山后,他想要做出一些改变。
于是,他穿上了人类的鞋子,还修炼了更强大的武功。
并将自己的称号由“猴王”改为“齐天大圣”。
做出更多改变后的孙悟空,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众神认可。
结果龙王和虾兵蟹将还是一次次嘲笑他。
慢慢的,他开始黑化并逐渐偏离了轨道。
在身份危机的旋涡中越陷越深猴,孙悟空决定用武力强制改变别人的看法。
最后众神请来自有者(Tze-Yo-Tzuh)帮忙,把他镇压在山下。
自由者这个形象,出自《圣经·出埃及记》:“上帝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
漫画中的自有者身穿红袍,头发花白,手持拐杖,这使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圣经》中摩西的形象。
自有者对孙悟空说“我创造了你”,“我创造了万物”,俨然一副上帝似的造物者模样。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原著其实比迪士尼的版本离谱得多?
500年后,孙悟空经点拨,前往西天取经。
第二个故事来到现代美国,讲述一个华人学生王进的生活。
王进刚刚跟随家人从唐人街搬到白人区。
这样的转变,使他陷入了困境。
老师从来都念不对他的名字,总是会把“进”念成吉姆。
他唯一的白人朋友,也是因为可以霸凌他才成为了朋友。
大多数情况下,王进都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玩儿,直到他认识了另一个华人朋友孙维辰。
孙维辰是个比较开朗自信的孩子,他帮助王进走出困境,还帮他追女孩儿。
结果女孩儿没追成,王进把愤怒发泄在了朋友孙维辰身上,两个人翻脸绝交。
当天晚上,王进梦见了他年轻时遇到的一个中国女人。
女人告诉他,只要愿意放弃自己的灵魂,你可以成为任何想要成为的人。
第二天早上他醒来照镜子,看到自己变成了一个白人男孩。
他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华裔身份,把名字改成了丹尼。
第三个故事,讲述了16岁的白人男孩丹尼和他的堂兄的生活。
丹尼是王进的新身份我们知道,可以理解为他魂穿到了一个白人男孩身上。
但是他依然有一个华裔龅牙堂兄,名为Chin-Kee(钦西)。
周围的同学和丹尼自己,都非常嫌弃钦西。
丹尼认为,是钦西阻碍了自己融入美国社会的道路,因此两人激烈争吵并打了起来。
在打架的过程中,丹尼打下了钦西的“假头”。
原来,钦西是孙悟空变的。
当年,孙悟空完成取经的使命后,儿子也想追随父亲的脚步。
为了检验儿子孙维辰的品德,孙悟空派他去人间历练40年。
但是没过多久,儿子就不想继续人间的任务了,不论如何不肯再下凡间。
孙悟空只好自己下凡,帮助王进重新认识自己,并挽救他和孙维辰破碎的友谊。
孙悟空告诉王进,自己也曾否认自己的身份,也曾迷失过。
于是,王进听取孙悟空的建议,放弃了丹尼这一虚假的白人男孩形象。
他与孙维辰在一家中餐馆见面,并向他道歉。
两人都得到了成长,王进也与自己和解。
关于身份认知的问题,很多人喜欢上升各种高度。
但是落到实处,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
比如从熟悉的街区,转学插班到了其他学校;
比如从熟悉的家乡,搬到了陌生的城市生活工作;
比如30岁的年纪,与一群20出头的大学生一起学习;
再比如因为家庭发生变故,而与身边的朋友成为了不一样的人。
大概高中时期,我也出现了严重的身份认知障碍。
因为家庭境况逐渐发生变化,直到十四五岁我才后知后觉。
那时候我发现,我的同学家里早就配了电脑,而我家却根本买不起。
可从小我就是班里备受瞩目的焦点,听话、可爱、好看,学习也好,我一时很难接受自己好像会因此被冷漠。
所以我跟大家说我也有电脑,只不过没联网。
后来为了看起来更逼真,我还借了几张游戏光盘回家,说安装几个游戏玩玩儿。
但只是拿回家放进抽屉里,过几天假装玩儿完了再还回去。
鬼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能是虚荣吧。
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只是想跟大家有话题聊罢了。
撒谎需要一定的实力,这导致我常常闷头不语,疯狂查阅各种资料,好让自己看起来是看过玩儿过的样子。
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对我以后的人生影响很大。
很多时候我都怕自己落后或者被看不起,所以常常选择性隐瞒一些事情。
很少与人交心,大多数时候喜欢选择敷衍和沉默。
《西游ABC》没有演绎孙悟空取经前的故事,而是把重点放在高中生王进身上。
杨紫琼扮演观音娘娘;吴汉章扮演玉皇大帝;许玮伦扮演石矶娘娘;
关继威则饰演一部1990年代情景喜剧中的虚构人物Freddy Wong
他有一场戏,很明确地说明了亚裔演员在好莱坞多年的处境。
在被丑角化多年以后,他对着采访镜头说:“我也想演个英雄啊”。
结果主持人对他一顿挖苦:那意思你还想演蝙蝠侠?
另外当然还有吴彦祖扮演的美猴王孙悟空。
由《尚气》导演德斯汀·克里顿(其母为日裔美国人)和刘玉玲联合担任。
可以这么说,《西游ABC》在某种程度上,集结了目前好莱坞亚裔最强的班底之一。
但是评分却非常堪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故事的起源,是孙悟空的儿子孙维辰,偷了父亲的金箍棒跑到人间。
因为他被仙鹤托梦,要来人间寻找第四卷经书。
而仙鹤指点的引路人,刚好就指向了华裔高中生王进。
而在与王进的相处过程中,顺便躲父亲、斗牛魔王、打济公、依靠观音。
总的来说,这部剧给人一种很认真的乱拍的感觉。
每一集的结尾,都有一场精彩的打斗。
比如第一集的最后,是孙悟空与儿子孙维辰的战斗。
第二集的最后,是孙维辰与猪八戒的战斗。
二师兄整的很没有排面,打不过小屁孩儿就算了,还只知道吃。
后面还有济公、牛魔王的几场大战,花里胡哨,非常炫酷。
但你要说他认真呢?很多内容又非常胡闹,尤其是第四集。
孙悟空的“大圣”身份是通过演讲得来的,这一段也非常「美国」。
而他前一秒还在批判体制,下一秒就实现了阶级跃升,得了大圣名头快快乐乐在那生活了。
天庭和西游元素其实算是一条暗线。
在校园剧的主线之外,加一点点奇幻和动作元素,让剧情更好看、更有花头。
我知道很多观众看得很生气,我其实也看得挺难受的。
但我难受的并不是关于「西游」的部分,而是关于主角的部分。
而这种感觉我在很多美剧中都有过,他们努力描绘出一位艰难成长的美国华裔男孩的形象。
但如此用力,却也如此没有说服力。
电视剧里,王进几乎面临所有身份认知的困扰。
除了唐人街到白人区的突变之外,还有家庭境况走低的困境。
于是,他开始在商场里偷衣服穿。
而父亲对于支撑家庭的无力感和母亲的咄咄逼人,更是给王进带来了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的不安。
他确实是一个不一样的孩子,除了华裔身份之外,还有不太富裕与不太和睦的父母。
可是老实讲啊,就王进家这个情况,我认为还完全到不了自卑的地步。
现实中也没有几个孩子,有这种大house,漫画以及手办的条件儿吧。
说白了,我们都无法带入剧中角色的困境,更加无法共情。
《西游ABC》讲述的是美国亚裔的现实。
看似与“中国文化”有某些关系,但确实跟我们生活在国内的中国人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不得不吐槽整部剧的服化道和阴间滤镜。
感觉剧组有点儿缺钱,停留在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审美阶段。
第二季真心希望特效和服化道审美再好一点,如果有的话。
下载:《西游ABC》8集全
文化输出美国盛赞,国内影迷就不买账:等您坐沙发呢!